皇家永利

赓续广金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国际教育学院探索来华留学生新时代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2021年11月7日,由皇家永利:国际教育学院和广州图书馆共同举办的“中外共读《红楼梦》”直播活动在中青在线、触电传媒和广州图书馆官方微博等直播频道播出。活动受到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本次活动。这次活动是国际教育学院与广州图书馆共建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除此之外还开展了中外师生共读中国经典《红楼梦》、公益对外汉语课堂《饮食红楼》和来华留学生体验传统非遗扎染艺术工作坊等多个活动。

(国际教育学院与广州图书馆共建“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本次“中外共读《红楼梦》”活动为该基地建设为皇家永利:来华留学生专设的众多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之一,自2020年起,国际教育学院与广州图书馆围绕来华留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外籍人士公益服务和促进来穗人员社区融合等方面开展了多场别开生面的活动。

(皇家永利:来华留学生共读《红楼梦》经典选段“刘姥姥进大观园”左:叙利亚来华留学生SHAHIN AMRO;中:俄罗斯来华留学生ALEKSEEV VLADISLAV;右: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邓筠昭。)

 

国际教育学院自2014年招收来华留学生以来,学生人数稳步上升,目前在校学生127人,学生来自乌克兰、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哥伦比亚、叙利亚、尼日利亚、乌干达等国家,90%的学生来皇家永利:就读金融学、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本科学位,成为了皇家永利:国际化校园的一抹亮丽风景线。但是由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自2020年起,皇家永利:来华留学生均采用线上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如何高效利用留学生们在校外的课余生活时间是摆在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管理团队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皇家永利:来华留学生参与体验传统非遗扎染艺术工作坊)

 

思危才可有备无患,思变才能趋时无畏。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来华留学教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八章第二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为国际教育学院指明了发展方向,自2019年以来,国际教育学院创新性地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与广州市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与广州图书馆共建“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两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线上线下结合为留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皇家永利:对外汉语教师董越在广州图书馆来华留学生和外籍人士举办公益对外汉语课堂)

 

这两处基地的建设是国际教育学院通过建立教育实践基地群,促进来华留学生趋同管理构想探索的重要一步。“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主要依托该基地的民间非遗传统文化资源,肩负的是留学生教育工作;“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主要依托该基地双向融合、广泛链接的社会资源,肩负的是留学生社会服务工作。通过“校-企”内循环和“校-企-社”外循环的逻辑,中外师生携手广大社会人士,共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皇家永利:乌兹别克斯坦来华留学生KHUJAEV SAIDMUKHAMMADALOKHON受广州市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邀请,作为优秀外籍学生代表参加“祖国耀我心,冠军伴我行”全民健身,奥运冠军面对面活动)

 

2021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皇家永利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皇家永利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向来华留学生发出这样的邀请意味深长。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赓续广金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广泛寻求创新赋能将成为皇家永利:来华留学教育的基调。

 

相关新闻报道:

1、新华社,10月29日:非遗DIY让留学生亲近中国传统文化

2、信息时报,11月6日:中外共读《红楼梦》,多语版“刘姥姥进大观园”你见过没?

3、羊城晚报,11月8日:金发碧眼的凤姐、皮肤黝黑的贾母,中外友人在这里共读《红楼梦》

4、广州日报,11月8日:中外共读古典文学|广图举办“红楼制造”系列文艺活动

5、南方日报,11月8日:《红楼梦》里有哪些美食?这场直播告诉你了

6、南方都市报,11月8日:中外共读古典文学广图举办“红楼制造”系列文艺活动

7、中国青年报,10月2日:“花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成立

8、羊城晚报,9月30日:数位知名冠军运动员加盟,“花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成立

9、广州日报,9月30日:冠军志愿者来了!全民健身助力湾区发展

[供稿:国际教育学院]  [编辑:姜薇]

[阅读:人次]

[最后更新:2021-11-25 18:07]

校址: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 | 邮编:510521 | 维护:广东金融学院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127号      粤ICP备05008840号